公主病重,驸马却在床前与小妾通奸,皇帝大怒将小妾赏给士兵_王诜_宋神宗_苏轼
文章改写:
宋朝是一个极具矛盾的朝代,国家富庶,百姓却常常生灵涂炭;青楼女子虽受追捧,然而不少公主的命运却比妓女还要凄惨。
王诜(shēn),北宋的贵族,才华横溢,能诗善画,堪称一代才子。
公元1069年7月,宋神宗将自己的亲妹妹——原封宝安公主、现蜀国长公主,嫁给了当时任职左卫将军的王诜。由于长公主与神宗关系深厚,二人同为太后高滔滔所生,兄妹情深,神宗为了妹妹的婚事,送上了极为丰厚的嫁妆。
在长公主出嫁前,宋神宗甚至召集了朝廷的辅臣们,在集英殿亲自展示她的嫁妆。神宗此举也开创了一个风潮,从此之后每次公主出嫁,皇帝都会集结大臣们观看公主的嫁妆,成为了朝中一时的佳话。
展开剩余82%虽然长公主出身高贵,但她并非典型的娇蛮公主。嫁入王府后,她表现出非常深厚的文化修养,温文尔雅,贤惠得体。王诜的父亲早逝,母亲卢氏把他抚养成人。长公主入府后,便亲自安排卢氏的衣食住行,甚至为了照顾病重的卢氏,亲自为她准备药汤,手心手背都是肉。
《宋史·列传第七》中记载:“诜母卢寡居,主处之近舍,日致膳羞。卢病,自和汤剂以进。”
作为金枝玉叶的长公主,贤良淑德无人可及,但王诜为何还会做出那些禽兽不如的举动呢?
公元1080年,王诜与一群小妾一同出城赴宴,席间与大文豪苏轼畅谈,归来后不久便被神宗贬职。事实上,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并非只是带着小妾出城风流那么简单。
在1079年4月,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曾写了一封《湖州谢上表》,其中的一句话引发了朝中的轩然大波:“陛下知其愚不适时,难以追陪新进;察其老不生事,或能牧养小民。”
原本这只是例行公事,然而有人却将这番话曲解为苏轼在讽刺时政,认为其暗中批评宋神宗推行的变法。新党从苏轼的诗文中挑出“讥讽”之意,认为他狂妄自大。很快,苏轼便被逮捕,连带着多个朝臣受牵连。这一事件即为后来的“乌台诗案”。
由于御史台上常有乌鸦栖息,便被称为“乌台”,因此“乌台诗案”也因此得名。尽管此案震动一时,但宋代有着宽容文人的传统,官员犯了罪往往不会受到严惩,最多就是降职。苏轼被关押百余天后才得以释放,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
就在苏轼被释放的当天,王诜作为文人朋友,特意带着小妾前往探望。然而,王诜此举激怒了宋神宗,导致他被降职。对于像王诜这样的士族来说,贬职无非是一场风波,很快就会恢复官职。但王诜并不这样认为,他认为自己并未犯错,反而是神宗赏罚不明。无奈之下,他将怒火发泄在妻子身上。
长公主原本温婉宽容,从不对王诜庶妾众多的事情表示不满。但这一次,王诜的放纵行为愈加严重,整日与一众妾室荒唐度日。而此时,长公主的病情越来越严重,神宗与太后多次前来探视。
公元6月6日,太后和皇后再次来到王府探望长公主,发现她的病情已无力回天,奄奄一息。太后悲痛欲绝,泪如雨下。紧接着,宋神宗也来到王府,看见公主已经奄奄一息,他心中十分沉痛,亲自为她喂粥,想要尽最后的努力。
尽管长公主已经无力进食,但在神宗的痛苦神情下,她硬生生咬牙吃完了一碗粥。神宗轻轻叹了口气,问她是否有遗愿。长公主淡然摇头,唯有表达了对神宗恢复王诜官职的感激。
第二天,长公主终于去世,年仅30岁。得知消息后,宋神宗极为伤心,并对负责治疗公主的医官进行了惩处。长公主的葬礼结束后,突然传来长公主乳母的哀号,她跪在神宗面前,控诉王诜的不忠与淫乱。
原来,自从长公主生病后,王诜更是放纵无度,竟然与侍婢们在公主的病床前私通,公主虽然体弱多病,但并未多言。直到乳母得知事情真相后,才决定揭发王诜的丑行。
宋神宗听闻后,震怒至极,立刻下令彻查此事。调查结果一揭开,王诜与八名侍婢有染,事发公主病重期间,真相无可辩驳。宋神宗对王诜的行为极为愤慨,最终将他降职为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。
不过,王诜虽受处罚,依旧保留了士族身份,而那八名侍婢则遭到严惩——每人都被打入杖刑,随后分配到薼务、车营兵等最为艰苦的岗位,终究是生不如死。
这些荒淫的行为不禁让人联想到东汉时期的另一段历史,同样发生在一位公主身上。班超的孙媳阴城公主因其放纵不羁,最终引发了驸马的愤怒,并导致了家族的覆灭。班始因无法忍受阴城公主的淫乱,最终将其刺死。
这一段历史,突显出不同朝代对公主地位的不同态度,也反映出公主婚姻的悲剧——既有历史背景,也有情感纠葛。宋朝的公主,虽然身处尊贵,但往往遭遇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,甚至最终沦为家丑中的牺牲品。
历史反思
这一段历史让人感叹,宋朝的公主身世虽显赫,但她们的婚姻却充满了残酷的现实。无论她们如何忍辱负重,始终无法逃脱被权力、金钱、欲望所摧残的命运。
发布于:天津市